每日报道:动力电池“退役潮”倒逼回收“提档”
时间:2023-03-28 13:27:45

业内人士指出,退役动力电池含镍、钴、锰等重金属,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总体来看,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虽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应加快发展步伐,追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

规范回收仍需加强


【资料图】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正在倒逼退役动力电池加快回收处理的步伐。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前段时间在“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产销规模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7月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为22.1%。另外有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类型。其中,纯电动汽车仅用电池作为动力源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车辆行驶,技术相对成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虽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动力电池使用寿命与汽车整车的使用寿命并不一致。中汽数据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行业普遍认为,动力电池使用几年后,电池容量一般会衰减到70%至80%,难以满足车辆复杂工况的使用需求,需要退役回收处置。

业界人士认为,动力电池退役后仍具有较高的残值,是市场上的“香饽饽”,基本上都能得到有效回收,但仍有不少数量退役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如何保障高效回收和高质量无害化利用,是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部长徐树杰表示,退役动力电池属于第九类危险品,如未得到规范回收处理,可能造成触电、燃爆等隐患,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比如退役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含有镍、钴等金属元素,未经专业处理会造成重金属污染,而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属有毒物质且易潮解生成极强腐蚀性的氢氟酸。因此,每年数万吨的退役动力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

管理升级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已研究制定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政策及标准体系,并探索建立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平台,以实现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制度引导和市场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动力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还需要进一步升级。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部长徐树杰表示,退役动力电池的处置主要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个方向,一般将余能较高的退役动力电池经检测、拆分、重组后,梯次利用于通信基站备电、储能、低速车换电等场景;不具梯次利用价值的退役动力电池,则通过以湿法冶金为主的再生利用工艺,提取锂、钴、镍有价金属等原材料。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2019年本)》中提出,梯次利用是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必要的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利用电池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的过程。而再生利用是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分选、材料修复或冶炼等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从事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业务的企业有百余家,在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方面均有二十余家龙头骨干企业。据了解,目前全国回收的废旧动力电池中,近70%流入了这些骨干龙头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与正规企业对电池进行全面、整体回收不同,非规范企业及小作坊回收电池的目的主要是回收其中的金属部分。同时,正规企业在电池回收过程中为达到环保标准必须投入更高成本,而非规范企业及小作坊在这方面投入要少得多,因此可以用更高价格买走电池,形成行业的不公平竞争。许多车主面对较大的价格因素时,选择“用脚投票”,这也使得正规大型企业在回收退役动力电池时处于不利地位。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退役动力电池的再生利用过程中,电池的破碎、分选工序均需控制在负压与氮气保护条件下,才能有效避免废气逸出及电池燃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也必须经处理后对外排放。但是,一些作坊式企业没有相应的污染防治设备,很难在电池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做到无害化处理,容易造成较恶劣的影响,也影响了市场秩序。

多管齐下高质量发展

专家表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一个新兴行业,要以发展的眼观来看待,当前动力电池退役量在逐年快速攀升,但远未达到峰值,还应加快发展步伐,并建议在制度和约束力构建等方面加大力度。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部长徐树杰认为,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存在两方面难点,一是在管理层面,相关的政策法规约束力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在行业协同层面,后端回收利用企业与前端电池、汽车生产企业在电池结构标准化、通讯协议开放等方面尚未联动,退役动力电池高效利用程度不足,建议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合作、融合创新,共同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屹也表示,总体来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国退役电池数量总体较少,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为应对动力电池的“退役潮”,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政策的法律层级,加强法规约束;二是进一步压实汽车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引导消费者将退役动力电池交售至规范回收渠道;三是加强梯次和再生利用技术创新支持,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动行业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标签:

最新
  • 环球要闻:从0到1、从1到N GMCC美芝“轻商赛道”实现跨越式增长

    作为全球家电行业关键部件压缩机供应商,美的工业技术旗下GMCC美芝在主题论坛、压缩机行业芯享沙龙、标准研讨及现场产品展示等环节与行业分

  • 每日报道:动力电池“退役潮”倒逼回收“提档”

    业内人士指出,退役动力电池含镍、钴、锰等重金属,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总体来看,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 天天快资讯:机器人产业快速增长 突破关键技术成首要目标

    从机器人市场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市场主体不断优化壮大,各类型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均取得良好的发展业绩,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据悉,截至20

  • 消息!合康新能以变频节能改造、电能质量管理、智能微电网等方案 赋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对于传统高能耗的钢铁企业而言,提升运营及生产效率、将智能技术与现有生产结合、加大绿色能源占比及优化能源利用水平是

  • 世界热资讯!2022年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近日,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5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2%。

  • 每日快报!全社会加速数字化,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技赋能,提升综合效率,驱动交通运输行业快速转变的“金钥匙”,正是数字化。如今,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其出行强度、场景复

  • 环球关注:取代CMP工艺,牛津仪器开发SiC衬底加工新方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近日,英国半导体设备厂商Oxford Instruments(牛津仪器)宣布开发了全新的SiC衬底加工新工艺,并验证了兼容HVM的SiC衬底

  • 【天天快播报】将大数据技术有效服务于智慧交通建设!

    “我每天上下班要坐1个小时公交车,现在有了公交优先廊道,早晚通勤能省下20多分钟,真是太方便了。”提起公交廊道,哈尔滨市民孙女士赞不

  • 全球观天下!“互联网+”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信息消费持续扩大升级

    光纤网络是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接到公司或家或机房。利用交换机或其他终端转换为普通RJ45网线接

  • 【独家焦点】智能充电网络来临,充电机器人将成下一个爆点

    【资料图】随着智能充电网络的不断完善,自动充电机器人有望被大规模应用到各个场景当中,提升电动汽车补能体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离不

  • 环球热议:特斯拉AI视觉技术总监离职,特斯拉纯视觉技术方案是否会更迭?

    (资料图片)Andrej·Karpathy本科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与物理,辅修数学。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深度学习,聆听 Hinton

  • 环球关注:“数字美的2025”开启征途 美云智数赋能“中国制造”

    6月9日,美的集团在广州举行“数字美的2025”战略发布会。美的集团提出,打造美的数字大脑,为亿级家庭用户、百万级企业用户提供实时高效的

  • 全球今头条!南方电网公司首个网级新能源管理平台上线

    (相关资料图)该平台是全网首个汇集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类型,覆盖发电、预测、气象等数据的全容量、多维度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大平台,

  • 世界快报:国网、南网联手,电动汽车再迎重大利好

    并且还提出了要给公路沿线的充电设施建设财政支持政策,并探索建立与服务质量挂钩的运营补贴标准,加强大功率充电等示范类设施的补贴力度。

  • 环球播报:工信部:1—7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4560亿元 同比增长10.3%

    据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消息,1—7月份,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稳健,软件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利润总额稳步增长

  • 焦点观察:工业元宇宙来袭 运营商前沿探索步伐加“数”推进

    日前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22世界5G大会首设元宇宙论坛,大会期间,元宇宙产业与技术联盟成立。据国际经济咨询公司Analysis Group编写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