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领航,打造“五大产业集群”
时间:2024-12-16 17:56:26来源:科技日报

燕山之阳,渤海之滨,一座涅槃重生的“凤凰城”——河北唐山巍然屹立。

成立于1992年的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唐山高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机器人产业为引领,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在多个领域创下近百项“全国第一”。

“我们正着力构建精准的产业定位,营造优质的发展生态,提升对创新主体的服务质量,厚植一片‘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热土。”12月14日,唐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学忠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机器人如何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柱?在唐山高新区唐朵青年公寓一层,一家特别的机器人餐厅为记者提供了解答的线索。

走入后厨,3台通体银色、形似洗衣机的装置正繁忙运转,蒸腾的热气在其玻璃面板结下一层薄薄的水雾。

该机器人餐厅负责人、高膳(河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诚勇告诉记者,这是3台炒菜机器人。操作人员只需将原料倒入,机器人便可烹饪出充满“锅气”的佳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餐饮行业开辟出新场景。”他说。

机器人餐厅,是唐山高新区以机器人串联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着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唐山这座传统制造业城市,面临日益严峻的发展挑战。自成立以来,唐山高新区便持续挖掘自身优势,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而机器人产业,正是唐山高新区历经多年求索找寻到的答案。

20世纪90年代,唐山高新区开始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抢滩布局机器人产业。经过30余年发展,该区机器人企业总数已达198家,占唐山机器人企业总数的90%以上。

“机器人并非一个孤立的产业。我们正聚焦市场需求,实施‘机器人+’行动计划。”董学忠向记者介绍,一个以机器人为引领,涵盖智能制造、数字产业、安全应急、医药健康和新能源的“五大产业集群”,已在唐山高新区崛起。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走进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整洁明亮的展厅,该公司研发的两台服务机器人,俏皮地向记者打起了招呼。

这家来自南京的机器人企业,今年6月份开始同唐山高新区展开对接工作。谈及半年不到就落户于此的原因,公司董事长狄敏告诉记者:“唐山高新区拥有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优质的发展生态。”

优质的发展生态,是吸引企业落地、集聚创新力量的关键因素。百川机器人、汇中仪表两大“共享工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搭建起“概念—原型—市场化”的全流程概念验证共享平台;河北智能装备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入驻,成为智能装备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支撑……

协同,亦是唐山高新区发展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唐山高新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的门户之一,京唐智慧港在政策、交通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河北微探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北京分公司位于高校附近,主要负责发掘高校科研成果并推动其产业化。”该公司总裁助理王玥告诉记者,“园区附近的高速公路直通北京,唐山西站近在咫尺。虽然总部和北京分公司分属两地,但可以快速进行工作对接。我们办公大厅现在就有北京分公司的同事进行业务交流。”

截至目前,京唐智慧港已入驻40家企业,在唐山高新区形成了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磁场。

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在创业过程中,唐山高新区给予了我们‘亲妈级’的支持。”河北鹰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鵾说。

这家在唐山高新区土生土长的企业,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服务。袁鵾回忆道,创业初期,他对研发以外的事务几乎一无所知。高新区管委会在发现该公司的潜力后,主动伸出援手,从初期孵化到公司选址,甚至连企业贷款须知都倾囊相授,这成为他创业之旅的良好开端。

如今,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企业,已获得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和19项注册商标,确立了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视觉算法领域的领先优势。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园区企业谈到唐山高新区,最常提到的词汇是“高效”和“贴心”。“为帮助项目顺利落地,高新区采用了线上签约的方式。”河北华安百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乾说,“我们落户时正值新冠疫情。在高新区的帮助下,公司仅用4个月便注册成立,7个月就投产运营,创下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高新区速度。”

在优质服务的保障下,唐山高新区获评“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园区”,为河北省唯一。

“我们从打通‘前置一公里’入手。”唐山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陈鹏向记者介绍,“审批局为企业提供登记注册、税务、社保等一站式服务,并会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实时了解企业在资金、用工、科技等方面的诉求,第一时间协调区直相关部门合力解决,确保企业快速落地、安心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董学忠表示:“唐山高新区将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和开放的胸怀,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奋力打造山海之间璀璨的科技明珠!”

标签:

最新
  • 机器人领航,打造“五大产业集群”

    燕山之阳,渤海之滨,一座涅槃重生的凤凰城——河北唐山巍然屹立。

  • 举重世锦赛:向林香夺得女子49公斤级抓举金牌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2024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当地时间7日在巴林继续

  • 广西南宁举办系列活动推地区文化 促文旅消费

    中新网南宁11月30日电 (王伟臣 俞靖)2024中国—东盟(南宁)文化创

  • 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又有哪些变化?

    新闻1+1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又有哪些变化?11月28日,新版国家医保

  • 滴滴孙枢:努力让师傅们有钱赚、有保障、不憋屈、受尊重

    11月26日,第六届滴滴司机节在成都举办。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CEO、司

  • 打造陶瓷名片 广西千年瓷乡续写丝路新篇

    中新社广西北流11月23日电 题:打造陶瓷名片 广西千年瓷乡续写丝

  • 纯电汽车能开多少年?油电混合车和纯电车哪个好?

    纯电汽车能开多少年?一般来说,纯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大约在7-8年左

  • 走进民企看发展|“逐梦人”成三荣:企业家永远不要觉得已经成功

    中新网11月2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 张尼 左宇坤)在昆山沪光

  • 立足优势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热度不减。日前召开的2024低空装备产业创新发展

  • 最新成果、创新之举、与时俱进!中秘经济高度互补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11月14日,中秘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90后”柴烧匠人:烧制“为白茶而生”的茶器

    走进90后创业青年谢加阔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店下镇的工作室,可见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为“新地标” “五一”迎来参观热潮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2022年7月初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已成为香港文

  • 贵州从江“芦笙第一寨”:芦笙制作富农家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贵州各地民族节庆活动增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

  • 吉林联通赋能文旅深度洞察——智游文旅综合服务系统入选“数据要素×”总决赛

    9月27日,经过初赛、决赛两轮激烈角逐,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

  •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能力提升交流会

    为积极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执法水平,10

  • 中国信通院发布《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评估报告(2024年)》_今日观点

    中新网郑州9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8日主办

  • 旅游
    • 新闻早报丨2023年8月20日

    • 内乡法院: 调解履行一步到位 法院高效解薪愁

    • 华润医疗(01515)发盈喜,预期中期归母净利3.97亿元

    • 社会组织“硬核”助力大学生就业 打通校园到职场“最后一公里”